新闻中心

业务领域

  • 代办注册公司
    代办注册公司,公司注册就是这么简单...
    了解详情 >
  • 代理企业记账
    代理企业记账,免除您的后顾之忧...
    了解详情 >
  • 代办营业执照
    节约您的时间,一切交给我们即可...
    了解详情 >
  • 代办许可证
    代办许可证,我们速度快,服务好...
    了解详情 >
  • 代办商标注册
    商标注册,快速,安全,放心...
    了解详情 >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瑞幸财务造假,是因为“会计事务所”这道防火墙尚未起作用-上虞代理记账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4月6日
 

自爆业绩造假,公司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总销售额夸大了约22亿人民币,瑞幸在纳斯达克的股价暴跌了76%。在2个多月前,全球著名的做空机构??浑水发文做空瑞幸,当时,瑞幸否认了一切。

中概股诚信危机,瑞幸,不是第一家。“美国为防止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有4道防火墙,但是仍然无法禁止财务造假的事件发生,无论是中概股还是美国公司,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罗炜、卢海教授跟踪分析了1999年-2017年赴美上市的326家中概股企业发现,一些中国企业对“合规”缺乏理解等因素,导致财务造假出现。这是瑞幸事件发生后,最值得我们反思的部分。

四道防火墙

第一道:美国证监会

第二道:做空机构、外部投资者

第三道:会计师事务所

第四道:集体诉讼

研究样本:1999年-2011年的赴美上市的269家中国企业(非国有);以及2013年-2017年的57家中国企业。2012及2013年,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之路曾因信任危机中断。

研究发现:1999年-2011年的在269家企业中,有15家被美国证监会处罚,占比达6%;遭遇投资者集体诉讼的达到70家,占比26%。2013年-2017年间上市的57家企业尚未被美国证监会处罚,但有19家遭遇集体诉讼,比例为33.33%。这样的比例,跟美国本土公司相比并不低。

01 做空机构引爆的中概股危机

首先,类似于瑞幸财务造假的出现,不是第一次。中国概念股的公司出现这种财务层面的造假,在早期互联网企业上市的时候就已经有过,比如网易在2006年也被美国SEC调查处罚过;到2011年、2012年又出现一波所谓的“中概股危机”,很多以反向收购(借壳)方式上市的企业,当时也遭受财务造假的指控。事后的调查发现,这些以反向收购方式上市的企业,出现财务造假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而通过正式的IPO程序上市的企业,这个问题会相对少一点,但是也有。比如2012年比较出名的一个案例??东南融通的案例,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整体来讲,在2011年、2012年,中概股危机的爆发是市场上一些知名卖空机构,用他们自己很独特的调查手段提出指控,引发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不信任,导致股价暴跌。

这其中会有真的造假的企业,也有被误伤的,被误伤的企业中也有应对比较得力的例子。

比如新东方,它曾经因为VIE结构,也被浑水公司卖空导致暴跌。但是新东方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它主动向美国证监会SEC进行了一些信息披露与沟通,这对提升投资者信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此外,在股价暴跌之后,新东方的董事长、创始人跟一些机构投资者进行了沟通,机构投资者对创始人本人的认可,以及对他们公司本身的业务情况的认可,会帮助股价很快恢复起来。

在2018年,学而思也曾遭遇浑水公司卖空。浑水公司有他自己的调查方式和理解业务的逻辑。它的调查手段值得佩服,但是它对于一些证据和事实的理解,对业务模式的一些假设,是有问题的。所以好未来虽然被卖空股价跌了百分之三十几,但是过了几个月股价又回去了。

总的来讲,中国概念股在美国上市近20年的时间里,其实这种财务造假的风波一直存在。其中2011年、2012年情况非常严重,造成了之后一年没有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相当于整个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失去了信心。

这就引发出很重要的一点:很多中国企业会上市,通过不同的方式上市,怎么让投资者信任你?当出现信任危机,新的企业再要上市,付出的代价很大。

比如唯品会,在2012年上市的时候,其实是所谓的“流血上市”。因为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它的市场估值是极低的。但是到2014年底,股价涨了超过40倍。

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在市场上,投资者对于企业的信任是很关键的。如果这种信任没有了,企业要想获得融资的话,代价会比较大。这种代价体现在,第一,发行股票时没有人要。第二,可能有人愿意要,也不会按照企业预期的价值,而可能是极大的折价方式来认购。

美国市场的作用机制和中国市场是不一样的,美国市场上有几种机制。第一种是政府的监管,比如证券监管机构??SEC调查及处罚,就像中国有中国证监会等监管机构一样。然而监管永远会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它的监管力量、人手是不够的。因此在美国还有第二种力量,这种力量是来源于市场参与者的力量,例如一些卖空机构。通俗点讲,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些机构独特的信息收集手段、独特的理解,产生对企业的判断。

这些机构采取的信息收集手段往往比较特殊,比如实地调研、跟踪等。以瑞幸为例,机构可以到门店里录像,在门店蹲点一个礼拜,看客流是多少,从而估算出门店的客流、营收、现金流的情况。通过这种抽样的办法,将数据进行扩大,来估计整体的业务体量。这类机构通过这种独特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的方式,产生对企业价值的一种判断。如果有些企业本身价值低,却“吹牛”,把自己说得天花乱坠,有一些投资者相信了,股价上去了;但是如果另外一些投资者利用自己的专业判断、专有信息,判断企业的实际情况与所说不符,企业夸大了,投资者就会通过卖空的举动表达出来。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市场力量,就是通过投资者主动去收集信息,并从制度层面允许他们利用收集的信息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这是美国体系里面非常重要的第二种机制。

02 遇到机构做空,企业的应对策略

再看瑞幸此次危机,在今年1月底2月初时出现了瑞幸的做空报告,当时瑞幸的股价当天跌了30%多。但是后来可能投资者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看法,很多投资者不认同,股价又涨回来了,还涨得挺多的。

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当外部的投资者提出了这种指控,企业应当采取什么反应?第一种策略是置之不理,但这同时意味着,市场上的信息可能被卖空机构的信息主导。

第二种策略,就像瑞幸所做的,就是反驳。但是他的反驳在我看来其实挺苍白的,为什么?你的反驳要基于事实来反驳,但在瑞幸的回复里其实没有太多的细节。

前面两种策略的前提,是企业自己知道企业内部干了什么。企业的高管、创始人、董事会都知道企业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这两种策略。但是还有可能出现第三种情况:董事会不知道真实的情况,高管及创始团队向董事会隐瞒了真实情况。

第三种情况,往往会衍生出来很多后续的变化。如果董事会成员觉得情况没掌握,可能就会马上宣布找第三方机构来做独立的调查。这个调查可能会花几个月,最后结果出来,要么印证指控真实,要么是没有印证。比如之前有一个很有名的例子,东方纸业,也是在美国上市的一个企业,它当时在2010年的时候,被卖空机构指控,然后SEC也进行了调查。后来企业自己调查得出的结果是被误伤的,也做了很多的申诉来证明清白,SEC通过调查也没有对它立案。

但是问题在于在这个过程中间,企业的损失很大。如果是我们之前说的第三种情形,在外部有人指控企业的时候,企业董事会还不知道实际情况是什么,这其实是一个很糟糕的事情,说明企业的治理结构、治理状况很差。坏消息会导致股价下跌,股价低于一定的金额,比如说低于一块钱,企业可能就退市了。退市了以后,企业想要再上市就很难。

03 瑞幸案中,第三道防火墙尚未起作用

美国市场上对于防止企业造假有几道“防火墙”,第一道“防火墙”是政府监管机构,第二道“防火墙”是外部投资者利用自己收集的信息进行指控,倒逼企业披露真实情况。还有第3道非常重要的“防火墙”,就是中介机构的作用,比如会计师事务所。

瑞幸请的中介机构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瑞幸2019年年报还没出,这也就意味着瑞幸2019年几个季度的营收、利润、现金流等等,是没有经过审计师鉴证。通俗一点讲,就是审计师没查过账。这就表明我们所说的第三道“防火墙”现在还没到发挥作用的时候。因为正常像安永这种国际四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它如果要进行审计,是会进行现场调查的。尤其像瑞幸咖啡这种实体门店的连锁运营企业,作为审计机构,它必要的审计程序一定是会走访现场,除公司总部以外,肯定要到各个门店做调查的。如果做的比较仔细,是可以发现卖空机构所呈现的信息的。

通过审计机构给企业“挤水分”,有利于信息的真实披露。因为如果不挤出水分,那就会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审计机构要担责任。

瑞幸,最大的问题,正是会计事务所这道防火墙还没有发挥作用。瑞幸公告提到董事会由于在年度报告审计时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审计机构只对年度报告签字出审计意见,但是瑞幸现在造假出现在季报上??第二、第三季度造假,如果事务所还没有开始审计工作的话,那么它本身是没有责任。如果造假时段涉及2018年,那么安永作为审计师,肯定有责任。


Copyright - 2018 绍兴上虞区恒舜会计代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