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案件,我们一定要耐心细致”“审查调查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功能。”7月12日,在黑龙江省桦南县纪委监委案件讲评会上,县纪委第二纪工委书记葛本勇以土龙山镇洪林子村会计边宏达案件为例,讲解调查思路,交流查办心得。
2018年底,桦南县纪委监委在一次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行动中发现,由县财政局提供的全县危房改造户名单和土龙山镇提供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名单中,重复出现了一个叫边宏达的人,通过身份证号码比对,竟然是同一个人,这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
村干部居然也是贫困户?是真贫困,还是有猫腻?为了弄清这一事实,桦南县纪委监委决定立即成立调查组,对问题线索展开调查。
调查组首先调取了当年洪林子村所有危房改造卷宗,并在其中找到了边宏达的农户贫困证明、危房改造申请书等申报材料。看上去材料完备并没有什么问题,可让调查组成员不解的是,一个村会计咋就成了贫困户?经过对材料的分析,调查组决定,一方面找负责材料审批把关的村主任张宏军了解情况;另一方面安排人员深入洪林子村走访摸排。
“危房改造申请为什么都是你签字而不是村书记签字?
“我们村当时没有村书记,所以就都由我签字。”
“那边宏达的申请材料也是你签的字了?”
“边宏达?我不记得我给他签过啊,难道他也申报了危房改造补助?”张宏军非常诧异的表情让调查组的同志感到有点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