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元老,连续被罚
1000元!前段时间,茅台股价突破这一整数大关,媒体报道铺天盖地。
唯一一只千元股诞生了,的确是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
早在1992年,那个中国股市的萌芽时代,就有一只名为飞乐股份的股票,远远超过了千元大关,最高价达到每股3550元!
现在买一手茅台需要10万元,比很多人一年工资都多,但这比起飞乐股份来,真的小巫见大巫了。
1992年,上海的月平均工资还不到400元。一位普通上海上班族买一股飞乐股份,几乎要攒一年的钱!
以当时的工资,当时的股价来计算,买一手(100股)飞乐股份,居然要攒100年的钱!
飞乐股份,也是A股最早上市的8只股票(俗称“老八股”)之一,人称“大飞乐”。
飞乐股份控股的飞乐音响(600651.SH),人称“小飞乐”,也是“老八股”之一。
飞乐音响设立之初就由“大飞乐”??飞乐股份控股。飞乐音响的股票收益也一度是飞乐股份每年重要的利润来源。
20多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曾经辉煌一时的飞乐音响,如今已经风光全无,公司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早在6月11日,上海证监局就向飞乐音响开出罚单。
罚单指出,飞乐音响在2017年的部分施工项目收入确认中存在虚增营业收入及净利的情况,导致当年的半年报和三季报业绩出现“变脸”。
又是业绩信息披露不准确,又是财务信息虚假记载,上海证监局对飞乐音响出具了警示函。
业绩变脸,会计背锅?
飞乐音响的变脸,具体是这样的:
2017年10月11日,飞乐音响在发布的2017年1-9月业绩预增公告中表示,预计2017年1-9月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 360%左右。
净利润大增360%!妈呀,投资者有福了!太厉害了,这是价值投资的胜利!
但很多投资者的“价值投资”美梦还没做多久,就被现实击的粉碎。
2018年4月13日,飞乐音响发布2017年业绩预减公告。经公司自查确认,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5,000万元到5,600万元,预计同比减少2.95亿元到3.01亿元,同比减少80%以上。
一少就少两三个亿,谁人不质疑?!
飞乐音响将原因归结为三点:
1.受PPP政策收紧及照明行业产品升级影响,公司全资子公司申安集团及上海亚明本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
2.公司应收款项减值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增加;
3.因为收入确认方面的会计差异,导致去年前三季度营收减少17.4亿元,去年上半年营收减少7.5亿元。
飞乐音响的业绩大变脸,真是平地一声惊雷,反杀的让人猝不及防!
要知道,在飞乐音响公布“净利润增长360%”的消息之后,公司股价在一个月内从不到10元涨到了12元以上,很难说不是受到了这一利好消息的刺激。
而在飞乐音响发布了“业绩变脸”公告之后,股价连续三个跌停板,股民们真是被坑惨了!
先是预告业绩大幅增长,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请君入瓮”。等到“韭菜”成熟之后,突然“关门打狗”,将其收割。玩的真够“666”的。
很多上市公司都是这样,拼生产经营能力,产品科技含量不行,玩起套路来却一个比一个厉害,而且奉行的还都是“厚黑学”??撒谎时脸皮极厚、面不红心不跳,收割股民的时候心黑手辣、雷厉风行。
飞乐音响业绩变脸,给出的理由是“会计差错”。嗯,这个词挺熟悉吧,今年“享誉A股”的康美药业(600518.SH)账上300亿资金不翼而飞,给出的理由也是“会计差错”。
康美药业,节操何在?
作为堂堂上市公司,按理来说,本来一分钱的会计差错都不应该出现,但人无完人,也许免不了会有这种事出现。
笔者看来,如果出的是几十万、几百万的会计差错,这已经够让人愤怒了。如果出的是几亿、几十亿、甚至是几百亿的会计差错,对不起,那就只能怀疑你严重造假了!
但康美药业创始人兼董事长马兴田却不这么认为,他前段时间说了:“财务差错和财务造假是两件事”。
这话也引起了市场一篇哗然。有专业的财务人士直接怒斥:公司“财务差错”是对会计、投资者智商的一种侮辱!
节操碎了一地,有木有?!
关于飞乐音响的业绩变脸,有投资者说:“会计错异怎么可以错到如此离谱的地步,17.4亿元没有收到的钱竟然给做成收到了,这简直是明目张胆的造假,而去年的差错却要今年的股民来承担,这样的事如果不处罚,那么所有的公司都可以效仿更正公告了。”
还有很多投资者气愤地表示:“一定要起诉公司,向其索赔损失。”
事实上,在飞乐音响“业绩变脸”之后,飞乐音响索赔征集紧接着就上线了,很多投资者的索赔申请已经被专业律师受理。